# 前言

这应该算是第一次正式使用 Mac 系统 —— 如果不算早在当年大学时候,往自己笔记本上装『黑苹果』的经历的话,那会其实也因为软件生态、黑苹果兼容性问题,仅仅只是简单试用了一番罢了。
说来,当年大学时倒是三天两头把自己笔记本的系统重装掉:双系统、三系统都搞过,不知为啥,反而工作之后,不再想折腾了。

所以,对于 Mac 本身,我自己当然不可能主动体验,一是没必要,二是 Mac 本身对个人来说还是太奢侈了... 只是最近换了工作之后,新公司竟然直接就是 Mac 作为开发机,也算是体验了一把。

回溯到以前使用 Linux 系统的时代:大学时候?早已快 10 年以前的了吧?

因此开始还是适应了两天,比如开发环境配置等、然后按照自己使用 (Windows) 习惯,自定义了一波。
于是想把过程记录一下,要是哪天换了系统或者找找工具,还可参考一下。

# 系统配置

# 输入

# 交换 Ctrl 和 Command 键

Mac 上的的组合快捷键以 Command 键为准,例如 Windows 上的 『Ctrl+C、Ctrl+V』,在 Mac 上对应是 『Command+C、Command+V』,为了避免体验割裂,最好还是保持一致的好:

  • 设置 -> 键盘 -> 键盘快捷键 -> 修饰键:

(注:只是适用于习惯 Windows 操作的,如果能适应 Mac 本身也可以不用改)

# 鼠标滚动方向

默认情况下,鼠标自然滚动 (往上滑内容是往下、往下滑内容往上),需要将

  • 鼠标 -> 自然滚动关闭
    才是跟正常情况一致。

# 快捷操作

  • Command+Shift+. :显示 / 隐藏文件

注:还有显示文件名后缀,也可以在设置找到

# 开发软件

当然,这里主要是指个人工作相关的了。

  • Rider
    • Mac 就没有 VisualStudio 了 (VisualStudio for mac 例外,不过那个更像以前 Unity 自带的 MonoDevelp ,不是很好用,而且听说官方都准备放弃了)
    • 不过以目前使用情况来看, Rider 比 VS 还好用,各种智能提示,语法优化,感觉用来起来比 VS 还强
    • 快捷键可以选择 VS (Mac) 版本,如果之前更换过装饰键,智能提示快捷键可能需要稍微调一下
  • CSharpRepl
    • 交互式命令行执行 C# 的工具,测试很方便
  • SourceTree
    • GIT 前端图形管理用的这个,用习惯了感觉也还挺不错
    • SourceTree 配置 BeyoudCompare
      • ln -s /Applications/Beyond\ Compare.app/Contents/MacOS/bcomp /usr/local/bin/
      • 注意:/usr/local/bin/ 目录本身可能不存在,需要手动创建
  • VSCode
    • 懂得都懂,一般都会装一个

# 功能软件

  • Mos
    • 平滑滚动,Mac 上鼠标滚动完全没有触摸板那样流畅,这个可以提升效果的
    • 当然本身做一些效果的时候建议还是关掉... 不然自己这边流畅,拿到别人那边看就卡了
  • AltTab
    • Alt+Tab 切换程序的功能
    • 没注意 Mac 上切换程序是哪个快捷键,不过无所谓了,换成 Window 的切换模式还是比较方便的
  • 性能监控
    • 腾讯柠檬清理:显示网速、清理等 (可以安装一个把自启动关了,Mac 卸载软件残留比较厉害,还是可以装一个备着)
    • Stats for Mac (个人就在用这个做状态栏监控)
    • eul (没用过,听说可以)
  • 解压缩:Keka
  • 截图工具:
    • Snipaste (跨平台的,Win 也是在用这个)
  • 运行 Win app:
    • Whisky:https://github.com/Whisky-App/Whisky
    • GPTK
    • Parrallels Desktop (收费)
    • 注:个人还没试用过,只是简单收集了下
  • 录屏工具
    • Kap:也支持导出 GIF
    • GIF 录制:giphy
    • Obs 录屏工具
    • CleanShotX
    • ScreenFlow
    • 注:个人还没试用过,只是收集了下,另外如果安装了 QQ 也自带了录屏 (这个用过)
  • 录音工具:Piezo
  • OCR 文字识别
    • Mac 系统自带 (打开某张图片即可)
  • 隐藏过多状态栏:HidenBar
  • U 盘写入:Mounty for NTFS (未使用)
  • 图床管理:PicGo (未使用)
  • 视频播放:IINA (未使用)
  • 图片除水印:Inpaint (未使用)

其它参考:Mac 软件清单和使用技巧推荐

# GITHUB SSH

注:应使用 “账户名” 而非 “用户名”

  1. 生成秘钥

    • ssh-keygen -t ed25519 -C "your_email@example.com"
    • 旧系统: ssh-keygen -t rsa -b 4096 -C "your_email@example.com"
    • 注:上面的方式只用过一次,忘了行不行了,若使用 Sourcetree 可以直接由 Sourcetree 自动生成:
  2. 添加私钥

    • ssh-add -K ~/.ssh/jiayingwang-GitHub
    • ssh-add ~/.ssh/jiayingwang-GitHub
    • ssh-add --apple-use-keychain ~/.ssh/ 私钥名字
  3. 测试是否有效 (或初始化连接)

    • ssh -T git@github.com
    • (执行完毕后,如果秘钥正确会提示是否连接,输入 yes 即可)
    • 检查秘钥是否正在使用
      • ssh -vT git@github.com
    • 查看本地 SSH SHA256 (公钥指纹)
      • ssh-add -l -E sha256
  4. 启动 SSH 代理

    • 注:一般不需要主动执行该步骤,理论上上面测试连接连接成功就可以了
    • eval "$(ssh-agent -s)"

SSH 更多参考:

  • https://docs.github.com/en/authentication/troubleshooting-ssh/error-permission-denied-publickey

手动配置 git 代理

  • git config --global http.proxy http://127.0.0.1:7890
  • git config --global https.proxy http://127.0.0.1:7890

扩展信息 - 取消代理:

  • git config --global --unset http.proxy
  • git config --global --unset https.proxy

使用 SSH 代理

  • 在 .ssh 目录 config 文件添加:ProxyCommand nc -X connect -x 127.0.0.1:7890 % h % p
  • 注 1:# SSH 代理可能出现 kex_exchange_identification: Connection closed by remote host Connection closed by UNKNOWN port 65535 这种错误
  • 注 2:直接用 HTTPS 拉取可能会更好点 (反正后来我是换回来了)

# 软件类型

Mac 自从出了自己的 M 芯片 (也就是 ARM 架构) 后,由于指令集与 X86 不同,因此新版的 M 芯片有专门的 Silicon 版本编译软件。

否则如果直接安装普通 (Intel X86) 软件,运行时会以 Rostta 转译模式运行,性能上相对会差一筹,因此建议如果是 M 芯片的机器看到软件提供了 Silicon 版本一定要选择 Silicon 版本。

Slicon 版本在性能、能耗上都有更大提升 —— 其实这也是令人惊讶的一点:作为 ARM 架构 CPU 的笔记本,效率竟然这么高了。

# 总结

目前也差不多工作使用快两个月了,感觉 Mac 虽然作为笔记本,但工作使用上感觉比以前公司的 Window 台式还强,当然... 也可能是以前台式机配置问题......

另外,最近好像都没怎么写文章了,因此还是稍微总结下系统使用,记录记录。

总体看了下,记录的似乎更多是使用软件层面的了,平时应该还有一些操作,没有记录就被我忘了... 先这样吧,后续有再补充。